导读:“启动实施一方是独生子女的夫妇可生育两个孩子的政策”——近日公布的《中共中央关于全面深化改革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》提出启动实施“单独两孩”政策,这是我国人口政策适应经济社会发展形势作出的又一次重大调整。>>>免费电话咨询更方便:0710-3555552
随着政策的启动,势必有符合条件的家庭将生育二胎,高龄产妇的人数也将随之增多,风险也随之而来。对于已经35岁甚至40岁以上的高龄产妇来说,如果符合政策允许又有生育二胎的意愿,将会面临怎样的风险和挑战?又该通过怎样的办法将风险规避到小?怎样大程度保证母婴平安?
生二胎存在哪些风险?
1、内外科基础疾病
内外科的一些基础性疾病是高龄产妇面临的风险,例如慢性肝炎、肾病、胆结石、糖尿病、心脏病等。高龄产妇在没有怀孕或者是怀孕早期,这些疾病并不会有过于明显的表现,在可控制的范围内,也在身体的承受范围之内。但怀孕后,特别是到了中晚期,随着身体负担的加重,这些基础性疾病就会爆发出来,造成母婴严重的并发症,威胁母婴生命安全。>>>生二胎要做哪些检查?咨询专家
2、新生儿出生缺陷
通常来说,超过35岁怀孕发生胎儿染色体异常比24—28岁怀孕要成倍增加。据相关资料统计,先天愚型胎儿的发生率,随孕妇年龄的增加而成倍增加,如果说24—29岁的时候大约是0.11%的话,30—35岁就会增加到0.26%,36—40岁将上升到0.56%,45岁以上甚至可以达到5.4%。畸胎、痴呆儿的发生率随着产妇的年龄而增高,产妇需要面临巨大的风险。
3、妊娠期糖尿病
妊娠前糖代谢正常或有潜在糖耐量减退,妊娠期才出现糖尿病,称为妊娠期糖尿病。糖尿病孕妇中80%以上为妊娠期糖尿病,妊娠期糖尿病患者糖代谢多数于产后能恢复正常,但将来患2型糖尿病机会增加。糖尿病孕妇的临床经过复杂,对母儿均有较大危害,必须引起重视,如果控制不好,甚至会因此患上糖尿病,对身体造成伤害。
4、妊娠期高血压疾病
妊娠高血压疾病较常见,又因常合并产科出血、感染抽搐等是孕产妇及新生儿死亡的主要原因。目前按有关分类,妊娠期高血压疾病包括:妊娠期高血压、先兆子痫、子痫、原发高血压并妊娠肾上腺疾病等继发高血压并妊娠等。>>>如何降低二胎风险?点击咨询在线专家
需要做哪些检查应对风险:
1、母血筛查化验
先天愚型儿除了遗传因素外,妊娠年龄也是重要因素。目前,母血筛查是早期发现先天愚型儿的重要办法。优生专家建议,有条件的孕妇应该在怀孕8—9周时去做母血筛查化验,35岁以上的高龄妊娠者是重点筛查对象之一。
2、绒毛膜绒毛细胞检查
在怀孕后40—70天是做这项检查的适宜时机。通过取绒毛膜就能诊断胎儿有无遗传病,准确率很高。而且,这项检查的时间早于羊水检查,可以使对胎儿的诊断从孕中期提前到孕早期。
3、羊水穿刺检查
这项检查主要用于高危妊娠的女性。目前,在B超的协助下于妊娠16—18周穿刺羊水,从中取出胎儿落的细胞进行染色体分析,便可以对胎儿做出宫内诊断,判定其有无遗传性或先天性代谢疾病等
4、B超检查
B超可以检查出多种先天畸形,如无脑儿、脑积水、头小畸形、脊柱裂、多囊肾等。一般在妊娠16周左右及以后都可以在正规医院里进行这种检查,对孕妇痛苦小,对胎儿也是无害的。>>>更多疑问点击这里免费咨询
产后 产后需静养 多吃补血食物
高龄产妇在产后需要静养,同时因为身体虚弱,要多吃一些补血的食物,例如桂圆、乌鸡等,产妇的饮食宜清淡可口、易于消化吸收,且富有营养及足够的热量和水分。